失地農民社保繳費流程詳解
![失地農民社保繳費流程詳解](https://p2.tinglv.cn/202307/08/0040a06a1ac92465.jpg)
一、失地農民社保繳費流程具體是怎么樣的
失地農民社保繳費流程1、申請人向縣社保局城鄉(xiāng)居??铺岢錾暾埐⑻峤幌嚓P材料;
2、縣社保局城鄉(xiāng)居??茖徍耍瑢Ψ蠗l件的予以受理;
3、城鄉(xiāng)居??朴嬎愦_定折算月數(shù),個人賬戶退還金額,并打印折算支付表;
4、養(yǎng)老科復核人復核,養(yǎng)老科負責人審核;
5、按審批權限審核批后,財務科辦理繳費。
二、土地征用農民社保繳費標準是該如何樣的
具體的繳費標準請咨詢當?shù)厣绫>?,也可查閱當?shù)赜嘘P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實施辦法。失地農民社保繳費材料
1、由各被征地村(社區(qū))提供征地協(xié)議及土地補償合同;
2、被征地農民身份證及戶口本等證明;
3、填報的《被征地農民養(yǎng)老保險花名冊》、《被征地農民養(yǎng)老保險申請表》及《被征地農民待遇審批表》。
失地農民社保繳費流程
1、申請人向縣社保局城鄉(xiāng)居??铺岢錾暾埐⑻峤幌嚓P材料;
2、縣社保局城鄉(xiāng)居保科審核,對符合條件的予以受理;
3、城鄉(xiāng)居??朴嬎愦_定折算月數(shù),個人賬戶退還金額,并打印折算支付表;
4、養(yǎng)老科復核人復核,養(yǎng)老科負責人審核;
5、按審批權限審核批后,財務科辦理繳費。
三、失地農民社保繳費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失地農民社保繳費材料1、由各被征地村(社區(qū))提供征地協(xié)議及土地補償合同;
2、被征地農民身份證及戶口本等證明;
3、填報的《被征地農民養(yǎng)老保險花名冊》、《被征地農民養(yǎng)老保險申請表》及《被征地農民待遇審批表》。
四、社??梢匝a繳嗎,補繳流程是什么
社保可以補繳,補繳流程如下資料準備齊全
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社??ㄔ皬陀〖?
找到相應業(yè)務服務臺
按照大廳布局提示,找到社保中心-個人社保服務臺排隊;(有些大廳需要取號,排隊,等待叫號)
信息確認
需要提交你的任何相關資料,會有工作人員同你確認一些社保信息,進行核實。核實無誤,滿足當?shù)乜裳a交的服務范圍,服務人員會為你打印一張收費票據(jù);
獲取收費票據(jù)
拿到收費票據(jù),將收據(jù)從窗口遞給收費人員,在繳費窗口進行繳費。(繳費金額,為票據(jù)金額);
獲取發(fā)票
繳費成功后,拿著發(fā)票回到社保服務臺,取回自己的相關資料。也可再次同服務人員確認,是否繳費成功;
綁定銀行卡
如果準備長期由個人進行社保繳納,還可準備一張本人名下的銀行卡原件及復印件,在社保服務臺同身份證及社保卡資料一起提交給服務人員,并告知業(yè)務需求。綁卡成功之后就可以直接在該卡內扣除響應的社保費用,需要每個月進行補交。
五、農村社保怎么停止繳費,規(guī)定是什么
律師解答
農村社保辦理停止繳費的程序是當事應當攜帶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與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或者本單位出具的工作證明等資料,到當?shù)厣鐣U蠙C構進行辦理。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本醫(y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yè)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yè)、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yǎng)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yǎng)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yè)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yè)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yǎng)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yǎng)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guī)定。
引用法規(guī)
[1]《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六、失地農民社保的辦理條件一般是什么
辦理條件因政府統(tǒng)一征收農村集體土地而導致失去全部或部分土地,且征地時對所征土地享有承包經營權的年滿18周歲及以上的失地農民。1、對于男性年齡在60周歲以上,女性年齡在55周歲以上的失地農民,地方社會保障部門根據(jù)每年養(yǎng)老保險金水平,按15年期限,從政府土地征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資金用于養(yǎng)老保險費用的支付,個人不負擔繳費。從失地的當月起,開始領取養(yǎng)老保險。
2、對于男性年齡在45-60周歲之間,女性年齡在40-55周歲之間的失地農民,每年所需繳納的費用由政府,集體,個人三方共同承擔。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fā)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