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缺乏6個月,員工因領導辭退有補償嗎
一、新工作未滿6個月,領導辭退員工有補償嗎
有。企業(yè)辭退員工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1、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2、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3、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二、不滿半年辭退補償幾個月工資,法律上如何認定?
律師解答
不滿半年被辭退的補償要看員工被辭退的原因來判定補償金或賠償金標準。企業(yè)辭退員工,根據辭退的原因不同相應的補償也有所不同。無故辭退員工,單位需要支付雙倍經濟補償的賠償金。合同到期辭退員工,單位需要支付經濟性補償。單位經濟性裁員,辭退員工需要支付經濟性補償。員工嚴重違反公司紀律,單位不需要支付補償。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溫馨提示】聽律網網27萬+注冊律師日??破辗筛韶洠舢斍坝屑值姆蓡栴},可以點擊一對一快速咨詢律師,從專業(yè)角度給你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引用法規(guī)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六條
三、未滿1年辭退員工賠多少錢,有沒有規(guī)定?
單位辭退不滿半年的員工,只需要給半個月的工資作為賠償就行;辭退在單位工作半年到一年之間的員工,要給一個月的工資作為賠償,用人單位不能無故解除勞動合同,辭退員工,否則要承擔雙倍賠償責任。
四、工作一年未滿被辭退補償多少,法律上是如何確定的
專業(yè)分析
工作一年未滿被辭退賠償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溫馨提示】
以上的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想了解其他的法律問題,可以在線咨詢相關的律師,我們會為您詳細的解答。
引用法規(guī)
[1]《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五、入職滿一年的員工被辭退是否應該支付補償?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沒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沒有支付經濟補償或者沒有履行合法程序,勞動者不存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的情形,可以認定該用人單位行為屬于《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guī)定的違法解除的情形,應該支付賠償金。
引用法規(guī)
[1]《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
[1]《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七條
六、辭退工齡滿一年半的員工補償規(guī)定是什么?
辭退工齡滿一年半的員工補償規(guī)定是按照兩個月的本人工資來發(fā)放經濟補償金。當然了,這種情況之下的話,是屬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xié)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是屬于我國法律當中所規(guī)定的應當發(fā)放經濟補償金的情況。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fā)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