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同事務 > 正文內容

保險合同糾紛與保管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及管轄法院

法律咨詢網2023-11-28 00:31:06合同事務9
保險合同糾紛與保管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及管轄法院

一、"保險合同糾紛立案與審理指南"

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之間關于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的協(xié)議?!睹袷略V訟法》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保險標的不同,管轄法院的規(guī)定也不同

1、因財產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保險標的物是運輸工具或者運輸中的貨物,可以由運輸工具登記注冊地、運輸目的地、保險事故發(fā)生地人民法院管轄。

2、因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可以由被保險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可選擇原告住所地、被告住所地。原告住所地可以是戶籍地,如果有經常居住地的,也可以在經常居住地起訴。

3、保險標的是海上交通工具,或海上運輸、海上運輸的貨物,發(fā)生保險合同糾紛的,由海事法院管轄。這里包括海上運輸的保險代位追償案件同樣是由海事法院管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一條因財產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保險標的物是運輸工具或者運輸中的貨物,可以由運輸工具登記注冊地、運輸目的地、保險事故發(fā)生地人民法院管轄。因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可以由被保險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引用法規(guī)
[1]《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四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四條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十一條

三、"保險合同糾紛訴訟管轄權問題探討"

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管轄法院是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因財產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保險標的物是運輸工具或者運輸中的貨物,可以由運輸工具登記注冊地、運輸目的地、保險事故發(fā)生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可以由被保險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
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一條
因財產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保險標的物是運輸工具或者運輸中的貨物,可以由運輸工具登記注冊地、運輸目的地、保險事故發(fā)生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可以由被保險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引用法規(guī)
[1]《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四條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十一條
[1]《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四條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十一條

四、"保險合同糾紛解決途徑及處理方法"

一、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如被保險人與保險公司之間發(fā)生保險合同爭議,可采取協(xié)商、仲裁、訴訟等方式予以解決。《保險法》第31條規(guī)定“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有爭議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應當作有利于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br>協(xié)商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根據《保險法》及相關法規(guī)、合同條款的規(guī)定,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求大同存小異,自行解決糾紛的方式。
仲裁是指合同雙方對某一事件或某一問題發(fā)生爭議時,通過協(xié)商難以達成協(xié)議,根據申請,可由國家規(guī)定的仲裁機關依法作出裁決。
訴訟是依法提起要求解決保險合同爭議的一種方式。一方為原告,而被請求的一方為被告。如當事人一方認為人民法院的判決沒有滿足自己的訴訟請求或者不當時,在接到判決書的15日之內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就保險合同的訂立、履行或終止等事項與保險公司發(fā)生糾紛時,雙方應首先進行友好協(xié)商,爭取達成一致意見。協(xié)商不成的如果保險合同中約定了仲裁條款或雙方另有仲裁協(xié)議,應當向約定的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沒有仲裁條款和仲裁協(xié)議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保險合同產生糾紛的原因是什么

1、投保人對保險條款未加細讀即盲目投保。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被保險人理賠時最重要的依據。投保人投保前應仔細閱讀研究保險條款,尤其是限制投保人、被保險人權利或為投保人、被保險人設定義務的條款。否則,就有可能達不到保險的預期目的。

2、投保人對保險人變更保險條款未加注意繼續(xù)投保。保險合同訂立后,保險人在續(xù)保時會根據具體情況單方面變更保險條款,而投保人往往對此不加注意,從而給自己帶來不利的后果。

3、投保人瞞保、騙保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保險法明確規(guī)定,投保人在簽訂保險合同時必須恪守誠實信用原則,如投保人故意隱瞞事實,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蛘咛岣弑kU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并拒付保險金。而實踐中,投保人瞞保、騙保的行為并不鮮見。

4、保險代理人不遵守代理職責違規(guī)操作。有的保險代理人為了攬取業(yè)務,夸大保險功能,隨意承諾保險利益,誘使消費者投保,為日后的糾紛埋下了種種隱患。
三、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1、一般情況下,只要具備法定的生效要件,合同一經成立即生效,依保險法第59條規(guī)定,已將這一規(guī)則擴展到全部人身保險,即凡是人身保險的保費,保險人均不得以訴訟方式要求投保人支付。然而人身保險合同作雙務有償合同,一方享有的權利正是對方承擔的義務,保險人只有在被保險人履行支付保險費義務的情況下,才承擔賠償責任。

2、我國《保險法》第六十七條規(guī)定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因第三者的行為而發(fā)生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等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給付保險金后,不得享有向第三者追償的權利。這一條明確地告訴我們,人身保險合同發(fā)生約定的保險事故后,保險人依合同約定的金額給付保險金,而不以保險事故發(fā)生造成的實際損失計算,也不實行代位求償。

引用法規(guī)
[1]《保險法》 第31條
[1]《保險法》 第59條
[1]《保險法》 第六十七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fā)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m.razor-magic.com/news/article/709138.html

分享給朋友:

“保險合同糾紛與保管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及管轄法院” 的相關文章

貸款到期后,借款人是否需要支付違約金?

貸款到期后,借款人是否需要支付違約金?

一、貸款下來了又不想貸了違約金必須要給嗎 1、簽訂貸款合同后不想貸款了屬于違約,要交付違約金。2、法律分析根據相關法律條例規(guī)定,貸款中途不想貸,如果還未簽訂貸款合同,這時候不想貸了不算違約。而已經簽訂了貸款合同,不想貸了就屬于違約行為,用戶必須支付一定的違約金才可以解除貸款合同。用戶在申請貸款之前,...

合同違約金過高可以起訴至法院嗎?

合同違約金過高可以起訴至法院嗎?

一、合同違約金太高可以起訴至法院嗎   合同違約金太高可以起訴至法院。對于違約金的數額,如果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為由向法院提出減少違約金請求,則法院應當進行審查,由出借方對實際損失進行舉證。如果合同中約定了仲裁條款的,則只能向仲裁機構提出申請。二、認為合同違約金太高可以起訴嗎 合同...

試用期需簽合同嗎?試用期的勞動合同該如何簽訂

試用期需簽合同嗎?試用期的勞動合同該如何簽訂

一、試用期內要簽合同嗎,試用期的勞動合同怎么簽 試用期是需要簽訂合同的。根據《勞動合同法》第19條的規(guī)定1、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2、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3、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4、已完成...

合同違約金規(guī)定,違約金的規(guī)定

合同違約金規(guī)定,違約金的規(guī)定

一、合同違約金規(guī)定,違約金的規(guī)定 法律沒有直接規(guī)定違約金的上限,沒有最高限額,但違約金過高或過低都是不妥的,違約金過低,彌補不了守約方的經濟損失;違約金過高,既不嚴肅也不受法律保護。實際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6條的相關規(guī)定,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

合同違約金怎么算,違約費怎么算? 【】合同違約條款計算公式

合同違約金怎么算,違約費怎么算? 【】合同違約條款計算公式

一、合同違約金怎么算,違約費怎么算,違約金計算公式 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合同違約金怎么算,違約費怎么算,違約金計算公式”的解答如下在一般合同案件處理中,必然涉及違約金標準的認定。對于違約金計算標準的認定,應當以當事人是否對合同約定的相關提出異議為調整依據。具體確認原則是1、當事人沒有提出合同中約定的...

民法典中買賣合同違約后如何處理

民法典中買賣合同違約后如何處理

一、民法典中買賣合同違約后怎么處理 《民法典》中買賣合同違約的處理方式是當事人一方違約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還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